• 1
  • 2
  • 3
开云登录网页 首页 > 开云登录网页 > 料塔
聚焦人工智能:2025新年科学演讲揭示AI的未来与伦理挑战
2025-03-06 14:52:55 料塔

  2025年1月12日,北京中关村举行的“2025新年科学演讲暨科学四十人圆桌”活动,引发了人们对AI(AI)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此次活动以“AI for Science,AI for Good”为主题,由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及多家知名媒体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一同探讨AI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多重影响。

  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致辞中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未来的双重影响。他指出,尽管AI有潜力改善人类生活,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他提到,如何从一开始就将“善”植入人工智能的基因,这是科技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进步,社会对其治理和伦理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加深。

  此次演讲环节由《知识分子》总编辑夏志宏主持,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毅和亚马逊云科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峥分别分享了他们对AI未来发展的看法。马毅认为,现代AI系统仍然处于数据压缩的阶段,尽管表现出惊人的能力,然而缺乏真正的智能机制。他指出,任何智能系统都需要具备自主改进和增加知识的能力,否则就像“盲人在玩一个黑盒子”,无法有效理解自己所操作的系统。

  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科学四十人圆桌讨论,围绕“AI在多大程度上给科学研究带来范式革命”以及“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多位学者表达了对AI技术产生的伦理考量和社会责任的关注。例如,清华大学教授黄民烈提出,通用AI的高度复杂性使得其不可解释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治理框架以确保AI的正当使用,正是当下的重要议题。

  与会代表在闪电发言环节各抒己见,讨论内容涵盖从AI的自我意识到其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意见碰撞。不少专家提出,AI的普及与应用可能改变我们对自由、信任及人机关系的看法,需对此保持警惕。周忠和院士对此回应称,AI的确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在技术发展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其对社会带来的长远影响。

  从这次活动能够准确的看出,人工智能的影响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潜力和风险并存。各界人士应继续对AI的技术进步保持关注,并主动参与对其伦理、法律等方面的对话与探讨。未来,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要关注其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还要重视其对社会道德和伦理标准的挑战。只有在科学与伦理相伴而行的道路上,才能确保人工智能真正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

案例展示

CASE PRESENTATION